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政策背景
联系我们
项目展示
院内制剂
中药创新
经典名方
同名同方
临床批件
批件转让
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媒体报道
剂型
全部
汤剂
片剂
注射剂
丸剂
膏剂
颗粒剂
外用
胶囊剂
口服
搽剂
洗液
合剂
糖浆剂
散剂
饮剂
喷剂
贴剂
价格
全部
待定
10万以下
10-100万
100-500万
500-1000万
1000-5000万
5000万以上
凉血地黄汤
清热燥湿
凉血止血
阶段:
药材饮片
出处:
《外科大成》(清•祁坤)
处方:
归尾、生地、赤芍、黄连、枳壳、黄芩、槐角、地榆、荆芥、升麻、天花粉、甘草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主治】湿热侵入直肠,血络损伤,痔疮肿痛出血。
附子汤
温经
散寒
阶段:
药材饮片
出处:
《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
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
【功效】温经散寒。 【主治】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茵陈蒿汤
清热利湿
阶段:
药材饮片
出处:
《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
茵陈蒿、栀子,大黄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三化汤
通便
祛风
阶段:
基准样品
出处: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金•刘完素)
处方:
厚朴、大黄、枳实、 羌活
【功效】通便祛风。 【主治】 中风入腑,邪气内实,热势极盛,二便不通,及阳明发狂谵语。
五味消毒饮
炎症感染
阶段:
完成中试
出处:
《医宗金鉴》(清•吴谦)
处方: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黄酒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痈疮疖肿,火毒蕴肤证。症见发热恶寒,局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清肺汤
咳嗽
阶段:
完成中试
出处:
《万病回春》(明•龚廷贤)
处方:
黄芩、桔梗、茯苓、橘红、浙贝母、桑白皮、当归、天冬、栀子、苦杏仁、麦冬、五味子、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清热润肺,降气化痰。 【主治】痰热咳嗽。症见咳嗽,气喘息粗,喉中痰鸣,咯痰黄稠量多,或久嗽声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当归饮子
皮炎
阶段:
药材饮片
出处:
《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
处方:
当归、白芍、川芎、地黄、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生姜
【功效】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主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证,症见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瘾疹;或皮肤瘙痒,入夜尤甚,舌淡红,苔薄,脉细弦。
清心莲子饮
肾炎
子宫出血
失眠
阶段:
小试研究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
处方:
黄芩、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甘草、莲子、茯苓、黄芪、人参
【功效】益气养阴,清心泻火,止淋化浊。 【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症见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或腰膝酸软,或消渴,失眠多梦,口干舌燥,烦躁发热,倦怠乏力。
开心散
失眠
抑郁症
神经官能症
阶段:
小试研究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处方:
远志、人参、菖蒲等
【功效】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主治】心气不足证,症见神志不宁,健忘失眠,心悸怔忡等。
泻黄散
小儿脾胃上火
阶段:
完成中试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
处方:
广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黄酒、蜂蜜
【功效】泻脾胃伏火。 【主治】小儿脾胃伏火证。症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吐舌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