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迎来科技融合新机遇,上海国际大会探讨产业升级路径
10月中旬,为期四天的“2025上海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大会”在沪顺利举行。本次大会以“守正融新 智启未来”为核心理念,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机构联合筹办,搭建起一个促进中医药国际对话与合作的专业平台。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健康资源,正不断融入现代医疗体系。其在慢性病防治、健康维护等领域的优势日益凸显。随着科技融合发展,中医药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实践: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逐步应用于中医临床,数据技术助力经典方剂分析,现代研究方法为中药作用机制探索提供新视角。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将中医药创新列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引下,中医药服务范围已从传统诊疗延伸至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多元化场景。下一步,上海将着力完善中医药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科研、临床与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审评审批数据显示,近年来中药新药上市数量稳步增长。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有49个中药获批上市,创新药占比超过六成。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经典名方制剂在2021年实现突破,改良型新药等领域也陆续取得进展。
2025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全部获批的159款新药中,中药占据14款,覆盖儿科、妇科、神经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业内专家指出,天然产物仍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作用机制阐释等关键问题。新兴的中药纳米科学等领域,通过整合传统理论和前沿技术,有望为中药创新发展开辟新路径。